欢迎光临
一个学习的网站

”如有来生,我们不要再见了“上海14岁女孩跳楼 三页遗书催人心碎 中国式望子成龙有多悲哀

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使,而每一对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人成才 ,但是近几年,青少年跳楼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,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,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来自社会的压力压迫着无数的成年人,并且挤压着他们的孩子,内卷也越来越严重。

在70、80后的年代,物质生活并不富裕,因此很多很多父母小时候的梦想、爱好都被白白耽误,在此情况下,他们也很希望子女能完成自己曾经的梦想,乐器、舞蹈以及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,殊不知这都是夹在孩子身上的枷锁,让不喜欢的孩子越来越窒息。但是很多父母打着“我都是为你好”的借口,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乐趣,很多孩子也因此变得孤僻、自卑,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。

上海小女孩的她才14岁,花一般的年纪,在很多人眼中,她非常的“完美”,在学校品学兼优,在家中也是乖巧懂事,甚至可以说是典型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她“完美”的背后是父母悉心的“雕琢”,很多事情都已经被深深地打入了她的骨髓,好像自己就是那个样子,但是自己又深知自己不是,她不知道自己是谁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。即使是在她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,她将自己存下的三万块钱的零花钱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,整理自己在图书馆借来的书,还叮嘱了父母帮她归还,她丧失了所有的希望,但是依然懂事的为所有人着想。

她担心弟弟会和自己有着同样的遭遇,也怕自己会成为父母的阴影,因此没有选择在家里自杀,甚至她连自己踩过的榻榻米都擦干净,她无比的清醒,她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,自己将要做什么,14岁的她懂事的像个老者,懂事得让人心疼

以上内容都出自上海一个14岁的遗书,女孩在在跳楼自杀之前写下了这篇三页的遗书,她在其中讲述了自己的故事,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深思。而这其中,最戳人心的,莫过于那一句“若有来生,我们不要再见面了……”

看不到尽头,更看不到希望

看不到尽头,更看不到希望

在遗书中,女孩提到最多的就是“疼”巴掌打的,皮带抽打……都好疼,而施暴者也不是别人,而是她的父母,她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坏人,只是常在口中说“这都是为你好。”身体上的疼痛怎样都能忍受,能毁掉一个人的从来也不是什么皮肉之伤,真正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无休止的谩骂,是尊严被践踏在地上,是那些最恶毒的语言出自她最亲近、最深爱的人。父母关心的从来都只是她的学习成绩,是不是满分?是不是班级前十?她才刚上初一,后面还有初二、初三、高一……无穷无尽,她看不到尽头,也丧失了希望。

她拼尽全力去学习,努力地去做一个让父母满意的孩子,活得小心翼翼,战战兢兢,跳楼自杀的决定,可能是她自己做出的为数不多的决定之一。事实上,这个女孩已经比大多数同龄人更加优秀,而她的父母,也从来都不相信自己听话懂事的女儿会有心理问题,事实上即使是在这件事发生以后,女孩的父母依然很难相信女儿会做出自杀这种事。

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,女儿的遗书也告诉他们,女孩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。或许有一天她的父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但是那个14岁的女孩再也回不来了。

小结:天外有天,人无完人,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,孩子早晚会认识到这一点,而身为父母的也应该正确地认识,理性地对待,至少不要扭曲了亲子关系。希望上海14岁女孩的悲剧不要再上演

 

赞(4) 打赏
版权声明: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.0国际许可协议 [BY-NC-SA] 进行授权
文章名称:《”如有来生,我们不要再见了“上海14岁女孩跳楼 三页遗书催人心碎 中国式望子成龙有多悲哀》
文章链接:https://zixijiaoshi.com/2769.html
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。

评论 抢沙发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